过去的一个月,对我们这座城市来说,是异常煎熬的一个月。对城市里的居民来说,是每天清晨一睁眼就要为了食物在app上疯狂点击和抢单的一个月。
当生活从往日的车水马龙、朝九晚五的快节奏中突然慢下来后,当人们远离频繁的商务会谈,褪去外在的繁华后,一日三餐前所未有的成为生活的重中之重。
对于一些人来说,此刻此地能够活着,就是他们最基本的诉求。疫情更是让我们看到,人生百态,各有所难。我相信鲁迅那句话,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。但是生而为人,我们有义务去理解和看到别人的苦难。
虽然这样一个前言与今天的书目《活着》并没有太强的逻辑关系,但是关于活着,我似乎又有了新的理解:活着就是活着,对于某些人群来说,活着不需要任何意义,在活着面前,所有被赋予的意义都苍白无力,唯有活着的生命力值得永世传颂。
《活着》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,以中国内战、三反五反、大跃进、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为大背景,个人命运在时代洪流的推波助澜下,福贵和家人不断遭受着各种苦难 ,亲人一个又一个的死去,最后只剩下一头老牛与福贵相依为命。
余华说,这部作品源于他听到的一首美国民歌《老黑奴》,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,家人都先他而去,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,没有一句抱怨的话。余华被这首歌深深打动,便写下了这部小说《活着》,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,对世界乐观的态度。
1. 活着,就要面对拥有和失去
年轻时的福贵是远近闻名的富二代,那时他的家境还没有败落,有100多亩地。他娶了城里米行老板的女儿家珍,也是有钱人家出身。有钱人娶了有钱人,就是强强联手,钱上堆钱。可惜福贵是个败家子,放着好端端的日子不过,沉迷于吃喝嫖赌。他常常十天半月地不回家,流连于妓院和赌场。尤其是赌博,让他又痛快又紧张,他觉得有一股说不出来的舒坦。可惜他每赌必输,最初他输了就当场给钱,没钱就回家偷他娘和家珍的首饰,甚至连女儿凤霞的金项圈也偷了去赌。后来他干脆赊账。最后一次赌博时,家珍怀着七八个月的身孕去赌场跪着求福贵回家。福贵输在气头上,又吼又骂,还打了家珍两个巴掌,然后喊人把家珍拖了出去。也就是那一次,赌王龙二做了手脚让福贵惨败,他告诉福贵不能再赊账了,因为他已经把家里一百多亩地全都输光了。福贵这才意识到半年来他把祖辈留下来的家产输了个一干二净。为了偿还赌债,他带着家人搬出了几代人曾经居住过的砖瓦房子,辞掉了佣人和长工,搬进了茅草屋。福贵他爹又气又恨,没多久便从粪缸上掉下来摔死了。家珍也被老丈人接回了娘家。至此,福贵从一个锦衣玉食的阔少爷变成了家徒四壁、死了父亲、走了老婆的穷光蛋。家珍走后,福贵意识到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过日子了,他得养活娘和凤霞。
他不得不拉下面子,从龙二手里租回五亩田。从没干过农活的他开始学着下地干活,日子过得又苦又累,他心里反倒觉得从未有过的踏实。值得庆幸的是,家珍在生下儿子有庆半年后带着孩子回来了,一家人看上去终于整整齐齐了。福贵干活也有了家珍做帮手,虽说家珍是城里小姐出身,细皮嫩肉的,但她特别能吃苦,脱下旗袍穿起布衣,跟福贵一起下田。福贵常对家珍说:"你到田埂上歇会儿"。他开始懂得心疼自己的女人了。即使家珍每天累得喘不过气来,依旧笑盈盈的。罗曼罗兰说,人生最大的苦恼,不在自己拥有的太少,而在自己想要的太多。福贵最终还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,他骂自己是畜生,害死了他爹,害得他娘、家珍和孩子跟着他受苦受罪。但是一切都晚了。
其实,很多人都跟福贵一样,无论是财富、地位,还是情感、友谊,拥有的时候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,直到失去了才觉得珍贵。拥有和失去就像人生的主旋律,总是如影相随,不在拥有时学会珍惜,就会在失去时追悔莫及。
福贵的可贵之处在于:他在失去往日拥有的荣华富贵之后,能够快速接纳自己的现状,安于当下,愿意一切从头开始。就像他所说的,日子虽然又累又苦,心里却踏实了很多。这就是活在当下的力量吧!也许正是这一点,让福贵在后面接踵而至的打击中,能够既不沉湎过去,也不恐惧未来,所以才有力量活到最后。2. 活着,就是在希望和失望中轮回
福贵娘生病了,福贵进城去请医生,不幸的是,他在路上遇到了国民党的炮队,被抓去当壮丁。当福贵得知逃跑无望时,便跟着队伍越走越远。这一路既要忍饥挨饿,又要躲避随时而来的战火。直到解放军打败了这支队伍,福贵成了俘虏,解放军放他回家了。福贵离家的两年里,先是福贵的娘生病死了,后来女儿凤霞也生病发高烧,烧退后变成了聋哑人。回家的第一晚,福贵怎么也睡不着,即便物是人非,但是能和家珍还有两个孩子挤在一起,他的心里又踏实又暖和。接下来村里搞土地改革,福贵家分到了五亩地,就是他当初租龙二的那五亩。龙二当了地主后没有风光几年,解放后共产党没收他的田产 。龙二因为政治原因被枪毙时,福贵觉得龙二是做了自己的替死鬼,他对自己说:"这下可要好好活了"。福贵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,他觉得自己的后半生应该会越来越好。1958年,人民公社成立,福贵的五亩田和家里的锅都划到了公社名下。村里办起了食堂,吃起了大锅饭。没多久,食堂散伙,日子越过越苦。每天都数着米粒下锅,全家吃不饱饭,最后只能吃野菜,啃树皮,甚至是喝池塘里的水来充饥。有庆瘦得像竹竿,凤霞为了一根红薯跟人打架,家珍得了软骨病。也就在这一年,县长的女人生孩子大出血,有庆跑去无偿献血,活活被医生把血抽干了,年仅13岁的孩子就这样死了。有庆死后,福贵开始为凤霞的婚事操心。好在凤霞嫁给了一个好人二喜,二喜本分又老实,对凤霞很疼爱,对福贵和家珍也很孝顺。但是天有不测风云,凤霞生孩子时难产死了,留下一个孩子叫苦根。一双儿女都死了,身体本就每况愈下的家珍怎么承受得住,在凤霞死后三个月,家珍也死了。家珍死后,福贵就只有二喜和苦根了。福贵有时把苦根接回村里住两天,有时到城里跟二喜住两天。福贵寻思着,自己手脚还算利索,能挣钱,和二喜两个人挣钱,苦根的日子过起来就阔气多了。但是,生活对福贵的责难还远没有结束。苦根四岁那年,二喜在工地上被石灰板夹死了。从此,福贵跟苦根一老一小相依为命。半年后,村里包产到户,福贵分到一亩半的地。苦根5岁时就成了下地干活的小帮手,而且这孩子口齿伶俐,能说会道。福贵说,这样的日子苦是苦,累是累,心里可是高兴,有了苦根,人活着就有劲头。一转眼苦根7岁了,这个苦命的孩子生病发烧了,福贵摘了半锅新鲜的豆子煮熟了放了盐,给苦根吃。等福贵傍晚从田里回家时,发现苦根死了,苦根是吃豆子撑死的。歌德说:希望是不幸人的第二灵魂。生活就这样一次次地将福贵逼到绝境,带走了他身边所有的亲人。他一次次地在失望中燃起一丝活下去的希望,不断地希望,不断地失望,却从未绝望。3,活着,就要坦然面对生死
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,只有想不通的人。福贵说他想想挺伤心,想想也挺踏实,因为家里人都是他送的葬,都是他亲手埋的。轮到他自己时,就可以安安心心地死了。
他在枕头下放了十元钱,他说如果自己死了,村里肯定会有人来埋他的,他不会让别人白白埋,这十元钱就是送给那个给他收尸的人,他就算饿死也不会去动这钱。后来感觉自己还能再活几年,他就凑钱买了头老牛,一来可以帮他干活,二来有个伴,心里闷时可以跟牛说说话。他给老牛起了个名字,也叫福贵。他左看右看都觉得老牛很像自己,心里美滋滋的。在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往事之后,已至暮年的福贵越来越淡然和豁达,他似乎早已看透生死。福贵耕田时对老牛说:"今天有庆、二喜耕了一亩,家珍、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,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......你年纪大了,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。"他每天跟老牛念叨着这些亲人的名字,就像他们还一直活在身边。也许在福贵心里,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,只是他们走出了时间。当一个人看淡了生死,便会活得更加自在。福贵在死亡的伴随下一直这样好好地活了下来,一直活在了亿万读者的心里。4,写在最后
作者余华说,"活着"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,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,也不是来自于进攻,而是忍受,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,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,无聊和平庸。《活着》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,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,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,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。当然,《活着》也通过福贵的命运揭示了中国人是如何熬过那几十年,也从龙二、春生等人的身上可以看到个人命运如何深受时代的影响,时代的一粒灰,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。